看到大廳里巨大的“生命螺旋”時的驚奇感.這座玻璃鋼雕塑用手拉手的男女人體造型來表現DNA的雙螺旋結構,高達47米. 雖然橫在面前高高的扶梯讓人很想立刻沖上第二層,但是且慢!第d一層還有三個大展廳等著你.“華夏之光”展廳專門表現我國的古代科技成果,給人第d一印象就是眾多復原的水力機械裝置在展廳里不停忙碌著,嘩嘩的水聲和“碌碌”的機械聲相映成趣.強調“參觀者自己動手”在這個廳里體現得很充分,“魯班鎖”、“九連環”、“魚洗”,各種中國古代益智玩具讓參觀者玩得不亦樂乎
科學技術館歷史沿革
983年,校園科技館設計,茅以升教授等著名科學家在全國人大d會議上提出加速實施中國科技館建設的提案,得到姚依林、萬里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大力支持。7月,吉林校園科技館,國家計委批準了科技館作為國家'七五'計劃的項目之一分兩期建設的初步設計,校園科技館研發,國家'七五'計劃的重大建設項目中終于有了中國科技館的一席之地,中國科技館自此從漫長的籌建階段終于進入到了具體實施的階段。1984年11月,鄧d小平親筆為中國科技館題寫館名,校園科技館制作公司,同年11月21日,中國科技館一期工程破土動工,姚依林親自為開工奠基典禮剪彩。